夏至打包
1、来自网络公开云,本站不存储资源。
2、资源文件均为第三方站点页面。
3、仅学习和交流,不得商业用途。
4、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删除。
5、请阅读以上声明,同意继续访问
夏至这天,咱村头的老李头儿,又在那儿摆开了他的“大讲堂”。这老李头儿,说起话来,那可真是河南话里的活宝,一句一个“哎呀”,一个“嘿嘿”,听得人心里直痒痒。
“哎,大伙儿,听我说,今天咱们不说别的,就说说这夏至。这夏至啊,那可是咱河南人眼里的‘头伏’头一天,往后,咱这天气啊,就像开了挂似的,一天比一天热。”
老李头儿说着,手里还不停地比划着,仿佛那夏至的就在他眼前一般。周围围了一圈人,老少爷们儿都聚精会神地听着。
“你们瞧瞧,这太阳,今儿个是出得特别早,还没到晌午,那温度就蹿上来了。这要是再热下去,咱这汗都出成河了。”
旁边一个年轻人,一边擦汗,一边插嘴道:“老李头儿,这夏至这天,是不是咱们得吃点啥特别的,才能避避暑啊?”
老李头儿嘿嘿一笑,说:“这你就不懂了,咱河南有句老话,‘头伏饺子二伏面’,这夏至这天,咱们就得吃饺子。这饺子啊,那可是好东西,既能填饱肚子,又能清凉解暑。”
说着,老李头儿就给大伙儿普及起吃饺子的讲究来:“你们看,这饺子皮儿薄馅儿大,吃下去,那叫一个‘肚圆气饱’。咱们河南的饺子,那可是有讲究的,馅儿里得有韭菜、鸡蛋、猪肉,这三种东西,那可是‘金三样’,吃了,夏天就不容易中暑了。”
大伙儿听了,都点头称是,纷纷表示要回家去包饺子。这时,一个老奶奶走了过来,笑着说:“老李头儿,你这说的对,咱们河南的饺子,那可是有传承的,不能丢了这老传统。”
老李头儿嘿嘿一笑,说:“是啊,这夏至吃饺子,那可是咱河南的俗,一代传一代,可不能断了这根儿。”
说着,老李头儿又转过头来,对大伙儿说:“哎,你们知道不,这夏至这天,还有个讲究,就是‘夏至不剃头,剃头要受苦’。这可是有道理的,夏天太阳大,剃头容易晒伤,咱们可得着点儿。”
大伙儿听了,都哈哈大笑,说:“老李头儿,你这可是‘老经验’了,咱们得好好记着。”
就这样,老李头儿的一番话,让大伙儿对夏至有了更深的了解,也让大家对这传统的习俗有了更深的敬畏。而这夏至,也在老李头儿的幽默风趣中,变得生动有趣起来。